月度归档:2025年10月

浙江企业拓展东盟市场迎来新机遇

浙江日报 / 记者 拜喆喆 通讯员 毛梦婧 冯春鸣

10月28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在第47届东盟峰会期间正式签署,浙江企业拓展东盟市场迎来新机遇,特别是跨境电商、绿色低碳等领域。

东盟是浙江第二大贸易市场,也是浙江主要出口市场中增速最快的市场。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浙江对东盟出口机电产品1885.2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新三样”出口92.7亿元,同比增长49.5%;汽车零配件出口83.2亿元,同比增长28.0%;船舶出口43.4亿元,同比增长28.6%。

在诸暨,“袜业之都”正加速向刺绣机产业“智造”升级,相关产品受到东盟市场欢迎。“原先,我们公司的电脑绣花机主要销往印度,东盟市场属于‘后起之秀’,今年前三季度出口达800多万元。”浙江越隆缝制设备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楼娟介绍。据了解,今年前三季度,诸暨辖区出口东盟电脑绣花机超9000万元,该行业领军企业浙江信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口额同比增长约185%。

东盟相关自贸协定惠企政策为企业带来了持续红利。今年前三季度,杭州海关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48.8万份,货值142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6%和7.5%,预计可助力企业进出口享惠约128亿元。

从原产地证书的签证国家看,浙江对印尼、越南、泰国出口享惠明显。前三季度,杭州海关对印尼、越南、泰国签证货值分别为441.9亿元、320.6亿元和273.3亿元。钢铁及其制品、机械器具及其零件和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是申领证书主要享惠产品。

浙江企业自东盟进口享惠主要来自泰国、越南和印尼,农产品、基本有机化学品、天然及合成橡胶、煤等为主要进口商品。今年以来,来自东盟国家的食用水生动物颇受消费者欢迎。最近,一批来自越南的波纹龙虾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进口,仅用时1个多小时便顺利通关放行,当晚被运往杭州及周边地市的批发市场和商超。据杭州海关所属萧山机场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杭州空港已累计进口来自东盟国家的食用水生动物142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32倍。

据悉,为更好帮助外贸企业用足用好相关政策,杭州海关重点拓展原产地证书“e打印”进银行、进社区,叠加线上申报和智能审核等便利化举措,保障中小微企业原产地证书“易签发”,实现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24小时不打烊”;推广应用“中国海关优惠原产地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签证咨询和优惠税率查询服务。

海外营销\谷歌SEO\海外新闻稿服务  微信:ibnewschina  电话:15151861199

来源:浙江新闻网

浙江企业加力开拓东盟大市场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9月17日至21日在广西南宁举办。记者获悉,东盟已成为浙江外贸稳增长贡献最大市场。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浙江对东盟进出口5599.6亿元,同比增长16.1%,高于全省进出口增速,对浙江外贸增长贡献率达40.4%,居各市场首位。其中,浙江对东盟出口3900.4亿元,同比增长16.7%;进口1699.2亿元,同比增长14.9%,出口和进口增长贡献均居各市场首位。

近年来,浙江对东盟进出口值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不断提升,从2020年的13.1%提升到今年前8个月的15.2%,已成为浙江第二大贸易市场。

浙企正加力开拓东盟市场。“我们在智能化物料搬运这个新赛道上发力,研发出极简自动搬运车,将电动搬运车、电转向与人工智能进行融合,让搬运更高效、更简单、更绿色,新产品在东盟市场销量很可观。”浙江中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沙建裕说,今年1至7月,公司对东盟出口1.9亿元,同比增长28.1%。

跨境电商出口快速增长,跃居首位。前8个月,浙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对东盟出口456.1亿元,同比增长62.2%,占浙江跨境电商出口额的四分之一以上,东盟跃升为浙江跨境电商出口第一大市场。

作为全球小商品贸易中心和跨境电商集聚地,义乌拥有海铁联运、空运、中欧班列、TIR等多种跨境电商货物运输方式。日前,义乌海关开通“义乌—芜湖”的陆空联运模式,货物可以转关至安徽芜湖宣州机场,搭乘当日航班直飞菲律宾,为义乌跨境电商商品出口东盟再添新通道。

太阳能电池、汽车出口同样增长迅速。今年前8个月,浙江对东盟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增长20.3%,占全省对东盟出口总值的42.8%,其中汽车零配件、太阳能电池、汽车分别出口58.1亿元、31.5亿元和2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2%、38.7%和107.9%。

此外,东盟也是我省第一大进口市场。浙江自东盟进口比重从2020年的17.8%提升至今年前8个月的19.1%。其中,进口消费品248.6亿元,同比增长36.6%;干鲜瓜果及坚果进口80.2亿元,同比增长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