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商业

浙江企业拓展东盟市场迎来新机遇

浙江日报 / 记者 拜喆喆 通讯员 毛梦婧 冯春鸣

10月28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在第47届东盟峰会期间正式签署,浙江企业拓展东盟市场迎来新机遇,特别是跨境电商、绿色低碳等领域。

东盟是浙江第二大贸易市场,也是浙江主要出口市场中增速最快的市场。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浙江对东盟出口机电产品1885.2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新三样”出口92.7亿元,同比增长49.5%;汽车零配件出口83.2亿元,同比增长28.0%;船舶出口43.4亿元,同比增长28.6%。

在诸暨,“袜业之都”正加速向刺绣机产业“智造”升级,相关产品受到东盟市场欢迎。“原先,我们公司的电脑绣花机主要销往印度,东盟市场属于‘后起之秀’,今年前三季度出口达800多万元。”浙江越隆缝制设备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楼娟介绍。据了解,今年前三季度,诸暨辖区出口东盟电脑绣花机超9000万元,该行业领军企业浙江信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口额同比增长约185%。

东盟相关自贸协定惠企政策为企业带来了持续红利。今年前三季度,杭州海关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48.8万份,货值142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6%和7.5%,预计可助力企业进出口享惠约128亿元。

从原产地证书的签证国家看,浙江对印尼、越南、泰国出口享惠明显。前三季度,杭州海关对印尼、越南、泰国签证货值分别为441.9亿元、320.6亿元和273.3亿元。钢铁及其制品、机械器具及其零件和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是申领证书主要享惠产品。

浙江企业自东盟进口享惠主要来自泰国、越南和印尼,农产品、基本有机化学品、天然及合成橡胶、煤等为主要进口商品。今年以来,来自东盟国家的食用水生动物颇受消费者欢迎。最近,一批来自越南的波纹龙虾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进口,仅用时1个多小时便顺利通关放行,当晚被运往杭州及周边地市的批发市场和商超。据杭州海关所属萧山机场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杭州空港已累计进口来自东盟国家的食用水生动物142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32倍。

据悉,为更好帮助外贸企业用足用好相关政策,杭州海关重点拓展原产地证书“e打印”进银行、进社区,叠加线上申报和智能审核等便利化举措,保障中小微企业原产地证书“易签发”,实现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24小时不打烊”;推广应用“中国海关优惠原产地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签证咨询和优惠税率查询服务。

海外营销\谷歌SEO\海外新闻稿服务  微信:ibnewschina  电话:15151861199

来源:浙江新闻网

浙江企业加力开拓东盟大市场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9月17日至21日在广西南宁举办。记者获悉,东盟已成为浙江外贸稳增长贡献最大市场。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浙江对东盟进出口5599.6亿元,同比增长16.1%,高于全省进出口增速,对浙江外贸增长贡献率达40.4%,居各市场首位。其中,浙江对东盟出口3900.4亿元,同比增长16.7%;进口1699.2亿元,同比增长14.9%,出口和进口增长贡献均居各市场首位。

近年来,浙江对东盟进出口值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不断提升,从2020年的13.1%提升到今年前8个月的15.2%,已成为浙江第二大贸易市场。

浙企正加力开拓东盟市场。“我们在智能化物料搬运这个新赛道上发力,研发出极简自动搬运车,将电动搬运车、电转向与人工智能进行融合,让搬运更高效、更简单、更绿色,新产品在东盟市场销量很可观。”浙江中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沙建裕说,今年1至7月,公司对东盟出口1.9亿元,同比增长28.1%。

跨境电商出口快速增长,跃居首位。前8个月,浙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对东盟出口456.1亿元,同比增长62.2%,占浙江跨境电商出口额的四分之一以上,东盟跃升为浙江跨境电商出口第一大市场。

作为全球小商品贸易中心和跨境电商集聚地,义乌拥有海铁联运、空运、中欧班列、TIR等多种跨境电商货物运输方式。日前,义乌海关开通“义乌—芜湖”的陆空联运模式,货物可以转关至安徽芜湖宣州机场,搭乘当日航班直飞菲律宾,为义乌跨境电商商品出口东盟再添新通道。

太阳能电池、汽车出口同样增长迅速。今年前8个月,浙江对东盟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增长20.3%,占全省对东盟出口总值的42.8%,其中汽车零配件、太阳能电池、汽车分别出口58.1亿元、31.5亿元和2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2%、38.7%和107.9%。

此外,东盟也是我省第一大进口市场。浙江自东盟进口比重从2020年的17.8%提升至今年前8个月的19.1%。其中,进口消费品248.6亿元,同比增长36.6%;干鲜瓜果及坚果进口80.2亿元,同比增长50.8%。

数字浙江,智见未来!浙江交易团“京”彩亮相2025服贸会

9月10日,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首钢园盛大启幕。浙江展区以“浙江服务 服务全球”为主题,在200平方米的特色展区内,携近50家优秀服务贸易企业精彩亮相,集中呈现浙江发展新质生产力、迈向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作为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省份,近年来,浙江持续放大数字经济先发优势,推动服务贸易规模质量双提升。2024年,全省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4.5%,增速高出全国平均10个百分点;数字贸易进出口超8200亿元,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位居全国前列。目前我省拥有8个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涵盖文化、中医药、数字服务、地理信息、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六大领域,推动杭州、宁波等地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务产业集群,为服务贸易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本届服贸会,浙江聚焦人工智能服务、金融及商业服务、文化及影视服务、知识产权及教育服务、中医药服务与未来服务六大领域,精准布局六大板块——既立足浙江产业根基,又瞄准全球服务贸易前沿方向,彰显“高技术、高附加值、强引领性”的战略选择,全面展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担当。

来源: 浙江省商务厅

瑞安“科创浙江”入选国家级平台

在智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浪潮中,瑞安再次站到创新前沿——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温州(瑞安)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创中心”)申报的“科创浙江”场景运营项目,近日成功入选2025年“科创中国”数字平台项目,为全省唯一入选项目。

据悉,“科创中国”是中国科协打造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品牌,旨在构建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的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2021年,瑞安市成功入选“科创中国”省级试点。依托“科创中国”创新资源融通共享平台,近年来,瑞安市科协不断强化“会地合作”,靶向对接全国学会高端科创资源,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协创中心”由瑞安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建,通过建立工程师对接云平台、高校资源平台、供应链寻源平台、智能汽车零部件企业调研系统和可转化科技成果征集系统等五大平台,促成瑞安近百家企业与17家整车厂达成超5亿元订单,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50余项,指导9家企业参与13项国家级团体标准制定,组建全省第一家汽车零部件CAE仿真中心,入选首批“科创中国”产学研协作类创新基地。该中心创新推出的“科创浙江”场景运营项目,聚焦智能汽车零部件、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等产业需求,搭建“属地化需求收集—资源对接—组织建设—服务转化”的科技服务机制,推动全国科技资源向属地下沉、成果向属地转化、服务向属地延伸。

“‘协创中心’通过场景搭建,着力解决技术人才缺失、产品创新不足、供应链协同低效等痛点,助力地方突破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瓶颈。”该中心主任张国祥介绍,项目入选后,该中心将建设属地运营体系,组建一支专职及兼职运营队伍;构建地方科创信息库,通过“科创中国”平台发布科技信息超百条;建设协同联动机制,与“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全国学会及长三角地区合作,打造“长三角科创资源枢纽”。

诸暨市山下湖镇珍珠产业蓬勃发展

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镇的一家淡水珍珠养殖场,破晓时分,空气中响起有节奏的剥蚌声。百余名工人齐心协力,剥蚌、采珠、分珠。

59岁的WEI是该镇首批珍珠养殖户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他从江苏省的一位珍珠养殖户那里学到一技之长,便开始在村里养殖蚌。

“我现在在浙江湖州有2000多亩养殖地,在江苏连云港有500多亩。现在,我正在安徽建立新基地,进一步扩大规模。”WEI说。

诸暨市占中国淡水珍珠产量和销量的80%。诸暨的珍珠产业集中在山下湖镇,该镇面积不到43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万。

珍珠产品的生产过程很复杂。从河蚌中取出珍珠后,必须根据其颜色、大小和形状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然后才能串成珍珠项链出售。

诸暨天海珍珠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HE说,所有这些工作曾经都是手工完成的。“我们从蚌养殖户那里买来的珍珠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所以必须人工分拣。在销售旺季,我们昼夜不停地工作,但仍然觉得很难跟上,”他说。

如今,HE的公司有一台颜色分拣机和八台形状分拣机,全天候运行,只需一个人监督。

机器从不休息,因为销售永不停歇。

山下湖镇华东国际珠宝城也人头攒动,国内外客商纷纷前来洽谈。该镇党委书记GUO说,近年来,诸暨市努力推动珍珠产业高质量发展。

该镇一些年轻的创业者将淡水珍珠生意拓展到海外,QIAN就是其中之一。

“2016年左右,我涉足电商,顺应电商直播风潮,取得了初步成功。”QIAN说。

2021年,QIAN进军跨境电商直播,利用自己在国内电商直播方面的专长,将业务拓展到多个国家。如今,他的业务已覆盖多个国际市场。

“跨境珍珠电商市场潜力巨大,希望更多人加入进来,助力市场发展。”QIAN乐观地说。

来源:诸暨市山下湖镇珍珠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