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新时期电商企业如何实现特色营销?根据全市新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温州市将建设新电商经济特色集聚区,鼓励电商企业在传统电商模式的基础上迭代升级,引导温州电商在元宇宙、垂直电商、兴趣电商、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赛道、新领域多元化发展,力争实现每年培育新电商示范标杆企业10家。 继续阅读
诸暨:2022年GDP1658.84亿元
31省份2022年GDP出炉,广东江苏山东浙江领跑
日前,31省份2022年主要经济数据(GDP)正式出炉。据决策杂志统计分析,经济总量方面,粤苏鲁继续稳坐“前三把交椅”,浙江位居第四。其中山东、浙江增速达3.9和3.1。 安徽GDP排名第十超过上海,总值为45045亿元。其中江西,甘肃增速达4.7和4.5。 继续阅读
温州日报:温州市打造新电商经济高地
新时期电商企业如何实现特色营销?根据全市新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温州市将建设新电商经济特色集聚区,鼓励电商企业在传统电商模式的基础上迭代升级,引导温州电商在元宇宙、垂直电商、兴趣电商、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赛道、新领域多元化发展,力争实现每年培育新电商示范标杆企业10家。 继续阅读
GDP比上年增长3.1%,全体居民收入迈进“6”时代
GDP77715亿元,比上年增长3.1%。1月19日,省统计局发布2022年浙江经济成绩单。
过去一年,浙江经济可谓“乘风破浪”。尤其是第二季度,受超预期因素影响,主要指标出现断崖式下滑,但纵观全年,在多重压力下,浙江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回稳态势。
底盘稳
作为经济运行的压舱石,工业生产承压恢复。2022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900亿元,比上年增长4.2%。从行业看,医药、化学原料、汽车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2%、14.7%、13.7%和5.9%,增速较上年加快。
其中,新动能彰显韧性。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7%。高技术、战略性新兴、装备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5%、10.0%、6.2%和5.9%,均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智能绿色产品增长较快,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充电桩、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机组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54.2%、76.8%、66.8%、58.3%和31.2%。
民营工业贡献大。去年5月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增加值15385亿元,比上年增长5.2%,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0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3%,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83.2%。
服务业逐步趋稳回升。202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4%。
拉动足
过去一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比上年增长9.1%。面对外需下行、疫情反复,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三驾马车”中的投资担起了领跑的重任,稳投资政策持续显效。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22年,全省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0%,快于全部投资7.9个百分点;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2.9%;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长27.3%。从先行指标看,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39.6%,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进出口成绩可圈可点。2022年,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为4.68万亿元、3.43万亿元和1.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1%、14.0%和10.7%,规模分别居全国第三、第三和第六位,对全国的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8.0%、18.5%和16.3%,其中,出口的贡献率居全国首位,进出口、进口贡献率居全国第二位。
虽然疫情反复,对线下消费带来一定影响,网上零售却持续活跃。2022年,全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7307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比如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智能手机类、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类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9.0%、8.2%和134.2%,消费保持恢复增长态势。
收入高
2022年,浙江居民的钱袋子,又一次发生变化——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全体居民收入迈进“6”时代,达60302元,居全国第三位;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分别连续第22年和第38年荣膺全国各省区第一。
具体来看,2022年浙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302元,比上年增加2761元,增长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268元,比上年增加2781元,增长4.1%,比全国平均水平(49283元)高21985元,居全国31个省(区、市)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65元,比上年增加2318元,增长6.6%,比全国平均水平(20133元)高17432元,居全国31个省(区、市)第二位,仅次于上海。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共同富裕持续推进。其中,一个关键指标是,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0,比上年缩小0.04,连续10年呈缩小态势,收入分配格局不断优化。
在“提低”方面,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8899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山区26县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7329元,增长15.8%,增速比全省平均高1.2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开放平台带动作用明显
记者19日从在杭州召开的全省商务工作会议获悉,刚刚过去的2022年,浙江的开放经济展现出强劲动力。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4.68万亿元,增长13.1%。其中,出口3.43万亿元,增长14.0%;进口1.25万亿元,增长10.7%。全年服务贸易进出口5091.2亿元,增长12.1%。
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成为外贸新增长点。全年数字贸易进出口6335.5亿元,增长14.5%。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额4222.8亿元,增长18.7%。
“走出去”成为开放型经济持续发展的稳健动力,我省2022年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130.4亿美元,增长45.0%;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64亿美元。同时,引进外资保持稳定,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93亿美元,增长5.2%。
开放平台带动作用明显。2022年1月至11月,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32.7亿美元,增长63.6%;实现进出口8789.4亿元,增长22.4%。全省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96.9亿美元,占全省的53.2%。全年中欧(义新欧)班列开行2269列,增长19.2%。
金华晚报:金华市新增110个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1月11日省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布2022年度全省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和示范片区名单,金华市婺城区优诗美地等110个小区,义乌市后宅街道等10个镇街榜上有名。
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介绍,金华市率先提出城镇居民小区撤桶并点、定时定点的“两定四分”模式,通过实施完善向全省、全国推广。近年来,这一高效分类模式进一步固化和提升,实现了全市居民小区集中投放全覆盖。
全省统一开展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和示范片区创建,旨在加强机制体制建设、设施布局配置、运维管理、广泛宣传、引导群众参与等,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体系、规范管理,形成长效机制。2022年我省正式出台地方性标准《生活垃圾分类评价规范》,对相关创建要求、标准和评价体系进一步明晰和细化。
金华市从2017年开始创建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和示范片区。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310个、示范片区22个。
据悉,2023年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将列入省、市政府民生实事进行推动。全市计划新建成高标准示范小区400个,示范片区20个。到2025年,示范小区将覆盖全市55%以上的居民小区。